大学快乐的躺了4年,到了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毫无实习经历,身边的人都在投简历拿offer,但你的简历上却一无可写,怎么办?
别担心!有了这份攻略,三无大学生也能写出让HR眼前一亮的简历!
01.教育背景
如果你的成绩优秀,可以列出你的GPA或专业排名。提及与求职岗位相关的课程、项目或研究,特别是那些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并有所收获的内容。
如果绩点不高也没关系,可以写与职业相关的课程的分数。
02.项目经历
没有实习经历也不要太害怕,用项目经历来包装。无论是团队作业,还是论文,都可以体现你自身的实力。
在描述经历时,不要只是记录流水账般的内容,可以采用STAR法则(情境、任务、行动、结果)。
STAR法则
-情境(situation):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?
-任务(task):你当时的任务是什么?
-行动(action):你做了什么?为什么这么做?还有其他方案吗?
-结果(result):结果怎样?从你的行动中,得到了什么?有没有完成目标呢?你获得了那些经验教训呢?之后有没有再用到那些经验呢?
03.校园经历
如果你担任过学生组织或社团的职务,可以描述你在这些活动中的职责和取得的成就。如果没有参加过社团也不用迷茫,可以提及你参与的任何志愿者活动、比赛或校内项目,并强调你在其中的贡献,同样可以用STAR法则来进行描述:活动背景,承担什么样的角色,做了什么事并达成了什么效果,进而提升了什么能力。
比如:
04.个人技能
在求职过程中,简历中的个人技能部分可谓是关键中的关键!它不仅是展示你专业能力的窗口,更是让雇主看到你独特价值的敲门砖。
但在书写个人技能时,千万不要把技能和证书一股脑的全部堆砌在简历中,要对自我技能进行分类,注重点。
个人技能可以分为通用技能和岗位相关技能,对其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,可以利用图形化的方式来展现你的具体技能,让HR一眼看到你的优势所在。
05.自我评价
自我评价,是简历中的一块“金字招牌”。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特点的展示,更是求职者与雇主心灵交流的桥梁。
写自我评价时,我们要注意,不要使用大量假大空的形容词,也不要过多的夸大自己,一定要记得“落地有支撑”。尽量描述出和岗位JD相符合的个人优势,通过结构化来减少内容重叠。
有同学在撰写简历的过程中,深感乏力。尽管自己尽力梳理了自己的经历和技能,但总是感觉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。
这是可能是因为缺乏专业的眼光和经验,网络上的模板形式很单一。内容单薄,重点不明确,简历总是显得平淡无奇,难以吸引雇主的注意。
高于通过1对1沟通,深入挖掘个人优势,由专业的HR执笔,重点突出、条理清晰,输出《优质简历》不仅符合企业HR的阅读习惯,也高度契合行业内容,提升面试邀约!